中国教育简介
2004-07-18 00:00

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,中国政府一向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,国家制定了多种法律,从不同角度保障人人受教育的权利,其中特别强调少数民族、儿童、妇女和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。经过努力,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中国的教育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。

  中国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提出了“科教兴国”的战略决策,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,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。各级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入,鼓励多渠道、多形式办学。

  “面向现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”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,也是进行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指南。

  学前教育 3—5岁的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。全国3—5周岁幼儿有半数以上接受学前教育,在发达的大中城市已基本能够满足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。同时,幼教事业的发展已由城市逐步转向农村,一些地区已基本普及了一年的学前教育。据2002年统计,全国共有幼儿园11.18万所,入园儿童2036.02万人。

  小学教育 为6—11岁儿童设立。小学一般由地方政府兴办,也有由企业和私人创办的。据2002年统计,全国共有小学45.69万所,入学学生1.22亿人,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.58%。

  中等教育 为12—17岁的少年提供的教育。一般都是由地方政府和业务部门兴办。中等教育机构为普通中学、职业中学和各类中等专业学校。普通中学通常分为初中和高中,学习年限各为3年。据2002年统计,全国共有普通中学8万所,入学学生8287.87万人。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学习,还有一部分升入职业高中和中等专科学校学习,学制为3—5年。

  高等教育 指专科、本科、研究生教育。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为大学、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。高等学校承担教学、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。据2002年统计,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396所,本、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903.36万人;到2002年,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(包括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)728个,在学研究生30.1万人(其中:博士6.7万人)。

  成人教育 包括各级各类以成人为对象的学校教育、扫盲教育和其他形式的教育。各种类型的成人学校学制实行“同层次同规格”的原则。成人中等学校,全脱产的修业年限一般与同类性质的全日制学校相同;半脱产或业余的,修业年限一般比同类性质的全日制学校长一年左右。成人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修业年限一般为4—5年;专科教育形式较多,修业年限一般在2—4年之间。据2002年统计,全国共有成人高校607所,在校生559.16万人。在扫盲教育方面,2002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74.45万人。

  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得到大力发展。2002年,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共有6.12万所,比上年增加0.5万所,在校生总规模达1115.97万人,比上年增加208.56万人。其中,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202所,各类注册学生140.35万人,比上年增加27.31万人。其中学历文凭试点学生31.12万人,自考助学班学生53.05万人。(另,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133所、在校生31.98万人已统计在第五部分高等教育数据中)。民办普通中学5362所,比上年增加791所,在校生305.91万人,比上年增加73.04万人;民办职业中学1085所,比上年增加45所,在校生47.05万人,比上年增加9.32万人;民办小学5122所,比上年增加276所,在校生222.14万人,比上年增加40.3万人;民办幼儿园4.84万所,比上年增加0.39万所,在校生400.52万人,比上年增加58.59万人。

  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1978年以来,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,中国的对外教育交流也进入了新的阶段。20多年来,中国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留学人员达32万人;接受来自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达34万多人次;派往国外任教的教师、专家1800人;聘请外国专家和教师4万人;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中国专家、学者与来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外国专家、学者均达到11000多人。

  中国对外教育援助工作取得新进展。从单纯的援建学校设施逐步朝项目化发展,使受援国增强了办学能力,提高了办学水平,得到这些国家政府的很高评价。

  20多年来,外国和国际组织对中国教育的双边和多边援助均取得良好成效。提供多边援助的国际机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、儿童基金会、人口基金会、开发计划署、世界银行以及其他国际组织。仅世界银行给中国教育发展项目的贷款即达14.7亿美元,其余国际组织对中国的援助总计在1亿美元以上。

推荐给朋友
  打印文字稿 全文打印